公安部公布5起打擊危害食用農產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9月14日,公安部公布5起打擊危害食用農產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分別為:安徽公安機關偵破蕪湖陸某某等制售注水牛肉案;江蘇公安機關偵破劉某某、秦某某等制售有毒有害泡發食品系列案;浙江公安機關偵破嘉興鄭某某等非法添加孔雀石綠等禁限用物質制售問題食品系列案;四川公安機關偵破廣元孫某某等制售偽劣農藥系列案;上海公安機關偵破鄧某某等制售假冒“綠色食品”系列案。(相關報道:公安部公布5起打擊危害食用農產品安全犯罪典型案例)
九部門聯合發文要求切實做好2022年秋糧收購
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財政部、交通運輸部、農業農村部等九部門日前聯合印發《關于切實做好2022年秋糧收購工作的通知》,要求各地著力營造公開透明、規范有序的市場環境,認真做好收購倉容、資金、運力等保障工作,積極引導多元主體入市收購,激發市場購銷活力。(相關報道:關于切實做好2022年秋糧收購工作的通知(國糧糧〔2022〕170號))
近日,一款主打酵素的氣泡水被吐槽標注有200多種配料,隨后在網上引發熱議。據悉,有演員發布了一段視頻稱,他買的飲料配料表上竟標注有200多種配料。這款飲料出品公司一名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添加的是一種含有232種植物元素的酵素粉,并不是真的添加了232種植物。
今天,一則“男子將190公斤豬血制假鴨血售賣”的話題沖上熱搜。近日,重慶民警發現一攤位售賣的鴨血味道刺鼻,經鑒定該批鴨血含有甲醛。經查,供貨人萬某從一家屠宰場購買了190公斤豬血,因看到鴨血市場價高于豬血,便將豬血注入清水提亮顏色,并兌入甲醛保鮮防腐。就這樣,將豬血變成鴨血售賣。目前,萬某涉嫌生產、銷售有毒有害食品一案,已進入移送起訴階段。
9月13日,海關總署發布進口巴西大豆蛋白檢驗檢疫要求的公告,公告中稱,即日起,允許符合相關要求的巴西大豆蛋白進口。本公告中的大豆蛋白,是指以巴西境內種植的大豆為原料,分離油脂產生的低溫大豆粕,在去除其中非蛋白成分后獲得的產品,蛋白質含量不低于65%(以干基計)。(相關報道:海關總署公告2022年第86號(關于進口巴西大豆蛋白檢驗檢疫要求的公告))
19家白酒企業2022年半年報公布
近日,國內上市白酒企業紛紛披露了2022年半年度報告,食品伙伴網整理了19家企業今年上半年的業績情況,其中,貴州茅臺、五糧液、瀘州老窖、山西汾酒、今世緣、酒鬼酒、舍得酒業、口子窖、老白干酒、天佑德酒、古井貢酒、迎駕貢酒、洋河股份、金徽酒、皇臺酒業15家企業營收凈利雙增長;水井坊、伊力特、順鑫農業3家企業凈利潤同比下降;金種子酒2022年上半年凈利潤虧損5508.02萬元。(相關報道:19家白酒企業2022年半年報公布,近八成企業營收凈利雙增長)
據歐盟食品和飼料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2年9月13日,波蘭通過RASFF通報我國臺灣地區出口紅茶檢出唑蟲酰胺、呋蟲胺不合格。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相關報道:波蘭通報我國臺灣地區出口紅茶不合格)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RASFF)消息,2022年9月13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茶葉和辣椒粉不合格。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注意產品中各種致病菌的存在,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避出口風險。(相關報道:歐盟通報我國出口茶葉和辣椒粉不合格)
近日,澳大利亞農業、漁業和林業部更新7月份進口食品違規情況,通報我國兩批次產品不合格,涉及草莓和醬蝦。其中,草莓檢出多效唑超標、腐霉利超標;醬蝦檢出李斯特菌。(相關報道:2022年7月我國食品違反澳大利亞進口食品控制法情況)